为积极响应教育部高教司“慕课西部行”计划,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与信息化教学改革创新,吉林大学与内蒙古民族大学《儿科学》已成功开展三期同步课堂,并荣获2023年“慕课十年”全国典型案例。2024年4月1日,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再度联手内蒙古民族大学依托智慧树平台,成功开展第四期《儿科学》同步课堂教学活动,此次同步课堂的主题为——病毒性脑炎。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副学部长金祥雷、教务处副处长孙贺、吉大二院副院长吴敏飞、吉林大学教务处教学研究科科长刘成荫、教务处东区实践科科长唐海亨、内蒙古民族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洪艳、临床医学院副院长耿婉如、教务处专业与课程建设科科长董哲,以及线上320余名教师参加,本次同步课堂由吉大二院教学部主任包洪岩主持。
活动开始,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副学部长金祥雷发表致辞,他表示,“慕课西行”是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举措,是落实教育数字化的实际行动。在推动教育资源共享、提升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质量发挥关键作用,同时表达了对两校基于《儿科学》“慕课西部行”的高度重视和关切,期待两校未来将以此为契机开展更加广泛和密切的交流合作。
内蒙古民族大学方由儿科教研室王洪哲老师主持,内蒙古民族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洪艳首先介绍学校情况,“慕课西行”项目的开展意义重大,架起了东西部高校共享课的空中之桥,对于提升西部医学高校的教学水平具有重大意义,非常感谢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做出的巨大贡献。此次同步课堂是学科交叉新模式的创新之举,也必将会是我校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的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
本次课堂由吉林省一流课程《儿科学》负责人、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儿科诊疗中心博士研究生导师陈鹏主任医师,吉林大学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白求恩医学部教学委员会主任委员、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王医术教授和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放射线科副主任、医学影像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黄萨主任医师三位专家共同开展。陈鹏结合临床真实案例对病毒性脑炎深入浅出地讲授,融入思政元素,将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医学人文等进行多学科交叉融合;王医术从专业的病理学知识对本病的发病机制进行讲授,将基础与临床知识有机融合,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黄萨运用案例结合临床实际与大家分享了病毒性脑炎影像学特征,从专业角度解读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架起了临床与临床之桥,体现了学科的交叉融合,课程内容生动丰富,应用智慧教学的手段,线上“云”互动精彩纷呈,气氛十分热烈。
内蒙古民族大学的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尽管相隔千里,学生们能“近距离”感受名师风采,学生课后反馈老师课堂教学精致有序,设计合理,对教学内容的讲解能做到深入浅出,在云端课堂亲历一场不一样的精彩,感受到医生医者仁心的浓浓情怀,并在心中埋下一颗人文关怀的种子,意犹未尽,期待更多的学习机会。
授课结束后,孙贺首先进行了总结发言,他表示,“慕课西部行”课程公益性强,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展示了吉大风采。课程团队要强化内容建设,深化交叉融合,形成高质量课程供给。要树立以课程促进教材建设的思维,不断打磨教材讲义,建设好数字教材。吉林大学教务处一如既往地支持慕课西部行活动,持续提升慕课建设质量,与西部高校共享课程资源。随后,吴敏飞也发表了讲话,他表示三位老师融合性课堂的精彩讲座,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是“慕课西行”的重要体现,吉大二院一直高度重视教学创新和教学改革,未来希望更多的老师可以投身此项活动中,共建优质课,通过“互联网+教育”,打破线下课堂的地域局限,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
吉大二院《儿科学》课程为全国首个“慕课西部行”《儿科学》课程,也是吉林大学首个“慕课西部行”课程,课程是“吉林省精品在线课程、吉林省一流本科课程、吉林省首批首届思政课程”,是儿科教研室集体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晶,被人民网、新华网、光明日报、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报、学习强国、凤凰新闻网等54家媒体转载和报道,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获得2023年“慕课十年典型案例”。此次第四期《儿科学》远程直播同步课堂的成功举办,是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扎实落实教育部“慕课西部行”计划的具体行动,是积极响应教育部“慕课西部行”2.0计划的重要体现。
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本次云端同步课堂为新时代教学赋予了新能量。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将继续落实教育部“慕课西部行”2.0计划,继续深入推进医学教学改革,精准对接西部高校教育教学需求,为推进中西部医学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