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生态垃圾能否通过“艺术化”手段来“焕发新生”?近年来,用废弃材料搭建艺术装置已成为国内外艺术界的新尝试。艺术家通过富有视觉张力的大型装置作品,与建筑空间产生对话,表达自身对生态环境的思考。大型艺术装置与中小型装置有很大区别,看似简单而“无用”的材料,背后有着十分复杂的空间力学关系,需要专业人士精密审慎的计算与庞大的专业机器来协助执行。近年来,广州出现不少专注于大型艺术装置设计的艺术群体与机构,番禺紫泥堂创意园近日展出由10万根塑料吸管搭建而成的名为“城市迟疑”大型艺术装置,记者采访其设计机构哲外艺术设计公司,探秘这一科学与艺术之美交织的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
本版文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馨
本版图片/广州日报全媒体摄影记者 苏俊杰、实习生 廖明璨 图片资料
废弃材料“艺术化” 成新趋势
在紫泥堂充斥着“水泥森林”感的开放式展馆内,一条长达40米的色彩斑斓的“巨龙”以蜿蜒之姿贯穿空间,第一眼看到这个体型庞大的作品,人们往往会坠入一种虚幻美感之中,再仔细一看则会发现,这条“巨龙”竟是由生活中常见的各色塑料吸管搭建而成。
“塑料吸管当下在商业中被广泛应用,例如随处可见的网红奶茶店,但是人们在使用它的时候,往往很少注意到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哲外艺术设计创始人郑跃飞对全媒体记者阐述了作品的创意来源,将塑料吸管打造成一条“巨龙”,通过对“龙”这一历史悠久的象征符号再创造,让观众第一时间在现场迅速识别出这一艺术装置的“本体”并引发更进一步的思考。
观众张女士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观后感”,她说:“我是理工科出身,并无太多的艺术储备,观展时第一反应是这个装置很有型,结合文字讲解以及装置本身带来的震撼力,不禁思考以后生活中减少使用污染物,保护更美好的生态环境。”
事实上,在艺术圈,越来越多艺术家选择以废弃物作为材料来搭建艺术装置并以此表达对生态环保的重视。例如,今年一条由太平洋的5吨塑料垃圾搭建而成的大型鲸鱼艺术装置在荷兰展出,呼吁重视海洋、河流被大量塑料垃圾污染的问题。去年,一位英国艺术家在伦敦动物园用1.5万个废弃的一次性塑料瓶,打造一个大型艺术装置“Space of Waste(废弃物空间)”,以此呼吁人们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瓶。而在国内,西安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有一个大型艺术装置,由2万个废弃旧罐制成,让观众深刻思考废弃物品该如何更好处置。
“科学+艺术”
科技时代艺术品的新孵化公式
变废为宝,把废弃物变身大型艺术装置,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据郑跃飞介绍,这条“巨龙”的诞生经历十分复杂。从去年5月开始,团队着手设计,在一个3000平方米的场地中逐渐将整条龙的形态构建出来,再将其拆解搬运至合适的展馆展出。“与普通艺术装置不同,大型艺术装置最大难点是对空间力学和结构美学的挑战。”郑跃飞向全媒体记者介绍,大型艺术装置的安全性与建筑空间、力学结构息息相关,需要一整套专业的知识体系来解决相关问题。因此,整个装置的搭建过程不仅需要思维天马行空的艺术家,还需要逻辑缜密的力学分析师、结构工程师等专业人员参与其中。
如何让一根根吸管变成构筑体?增加结构还是增加支撑?如何把吸管变身为构筑体的同时还保持其轻盈的体量?制作过程中每一个难关都需要攻破。“幸运的是,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看到我们提供的作品创意,愿意一起来完成这个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项目。”郑跃飞表示,团队专注的项目是“数据化艺术装置”,需要先用电脑模拟参数,再通过三维切割机器等大型装备去实施。“科学+艺术”,已经成为科技时代特有的艺术品孵化新公式。举个例子,经过研究,团队选择的固定物是和吸管一样轻盈但强韧的鱼丝线,能对整个大型装置起悬吊作用,让各方面达到平衡。最终,展现在公众面前的“巨龙”艺术装置,仅仅使用塑料吸管和鱼丝线两样材质,就能呈现既轻盈灵动又气势十足的艺术面貌。
年轻艺术装置设计师 “坚韧是他们的最大特质”
全媒体记者在工作现场观察到,整个设计团队人员年龄构成多为80后、90后的美院毕业生等。因为团队体量暂时较小,所以每个人都身兼多职,能够根据工作需要随时转换工作角色。
作为团队创始人,郑跃飞谈及90后设计师时反复提及了“坚韧”一词,“他们给我的感觉是,面对整个设计,如果他们认为这一设计所传达的价值点是对的,会更加坚定地去突破相关难点。在艺术装置的设计过程中往往会遇到非常多的难题,从零到一的过程非常复杂,需要按照逻辑、步骤拆解作品,逐个细节击破并得出最终方案。90后设计师在执行过程中那种永不放弃的奋斗精神给我留下很深印象。”举个例子,用10万根塑料吸管搭建整条“巨龙”应该从何入手?这群90后设计师绞尽脑汁给出解决方案:以13根塑料吸管作为一个单模块,然后用最快速的方法将其串连之后并以特定方式进行折叠,最后进行组合。在实际执行中,这个方案省事又省力,大大提高了效率。
最直观的“美育”: 让装置艺术走进生活
与文字、图片等艺术作品相比较,艺术装置是更直观的艺术载体。它不仅可以存在于“曲高和寡”的艺术空间中,也可以融入日常商业空间、生活空间。
保利商业地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品牌部总监王晓玲对全媒体记者说:“目前购物中心同质化严重,但招商品牌以及项目地段是无法快速调整。而具有较强可变性和灵活性的装饰布置无疑成为打造项目特色的有效途径。优质的大型艺术装置,能通过感官刺激为消费者带来购物以外的附加体验,真正回归到生活体验的本质。”
郑跃飞表达了一个有趣的观点:“这种直接和空间产生关系的艺术装置,使大众在信息获取方面更直观、高效,因此更容易去影响与触发未曾接受过专业美学教育的人群。”全媒体记者了解到,在广州,因为K11、琶洲保利广场等商业艺术中心的出现,艺术装置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这是好的开始,商业空间与艺术空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郑跃飞表示,他们曾设计一个名为“蜂巢”的艺术装置,将市民比喻为“蜜蜂”“蜂巢”,通过挖空设计,演绎出蜜蜂吃蜂蜜的动感一面,让人联想辛勤工作后得到甜蜜回报,寓意幸福,很受欢迎。
但是艺术装置如何避免曲高和寡,这也是需要不断摸索的。广州市民刘先生告诉全媒体记者:“家附近的商场有一个艺术装置,我已经路过无数次,仍然没有搞懂它到底是什么东西。”对此,郑跃飞认为:“大众和艺术家在艺术审美方面存在错位,这是正常的,但是艺术家应该自觉地把这一责任放到自己身上。在创作过程中,装置艺术家应该去考虑受众的文化认知水平是否能够去读懂艺术品。艺术的审美,是需要引导的,不能制造出一堆令大众云里雾里的艺术装置。我们有责任去做出更优秀的作品,让普通大众被艺术感染。”
记者观察:
当前,艺术装置已经成为十分流行的艺术形式,在展览扎堆的情况下,不少设计师都选择了跟着市场风潮走“稳妥”之路,因此常常出现展览同质化严重的现象:类似的主题,跟风加入的VR、AI等“黑科技”元素……
不过,市场需求和大众口味变幻莫测,“跟风”绝非长久之计。一名设计师唯有随时保持能够“沉淀”的能力,在商业浪潮中永远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认定价值不放弃的“坚韧”特质,才能以独特的艺术魅力触动大众越发挑剔的审美观。
亲爱的读者,如果您知道任何关于城中设计的趣闻轶事,欢迎将新闻线索发至:gzrb_sj@sohu.com,我们将有专人进行回复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