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青羊的温暖:肯德基“食物驿站”扩列 余量美食暖社区

棋迹之路连四海 智行天下启新章

共环邛崃山、共享西岭雪!成都邛崃、大邑、芦山三地联动

今年10月访港旅客约460万人次 同比上升12%

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一周年,舟山锚定全球资源配置新坐标

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揭晓

别做假账!会计人员黑名单要来!5种情形或被拉黑

发布时间: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9月25日电(记者 李金磊)财政部近日印发《严重违法失信会计人员黑名单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5种情形拟被列入会计人员黑名单,包括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等。

财政部资料图。<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 >中新网</a>记者 李金磊 摄
财政部资料图。中新网记者 李金磊 摄

  根据征求意见稿,5种情形将被列入会计人员黑名单,包括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隐匿或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或者隐匿、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

  至于黑名单的有效期,征求意见稿提出,因上述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处罚的,列入会计人员黑名单的有效期为5年,自行政处罚生效之日起计算;受到刑事处罚的,列入会计人员黑名单的有效期为永久。

  财政部应通过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将会计人员黑名单信息推送至相关部门和单位;省级财政部门应通过本地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将会计人员黑名单信息推送至本地区相关部门和单位。

  征求意见稿提出,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按照《关于对会计领域违法失信相关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的有关规定,依据所适用的法律法规对列入对象实施联合惩戒。(完)

上一篇:登高赏秋景、饮菊花酒……寒露习俗有哪些?
下一篇:公安部A级逃犯张世刚投案自首 涉组织盗墓倒卖文物

首页   |   

Copyright © http://www.yhkmac.com 粤港澳头条 版权所有